在湖南省率先进行试点
如何让共产党员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,如何突破“三农”发展瓶颈?2003年6月,湖南省和山东、贵州一道,受命率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。而株洲则肩负起了我省试点探索的重任。
当年8月20日,市委常委会上专题研究“远程教育”,要求把远教当作“民心工程”、“小康工程”、“党建工程”来抓。
五年里,原中央领导曾庆红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,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黄建国等,先后到株洲调研考察并指导远教工作。市委书记陈君文多次到远教联系点云田乡云田村解决实际问题;虎踞镇银湖村的远教场地和设施,在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王群的关怀下焕然一新;市委副书记夏文星经常走访远教学用示范户,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农户的贴心人”;梅田、里旺、孙家湾等山村,留下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程绍光多次实地考察的身影。
5年来,我市投入财政资金2100余万元,建设乡镇远教终端站点133个,村级远教终端站点2135个,其中市县两级示范站点138个。建立红星网株洲分站,创办发行《株洲远程教育》,承办《湖南远教工作通讯》等刊物,基本形成了卫星电视教育、互联网教育、光盘教育、示范基地教育、报刊教育“五位一体”的远程教育体系。
探索多站点管理模式
先校后村、先易后难、先点后面、先近后远……株洲远教通过创设领导办点示范、部门联点帮扶,村企联建、与基地、种养大户联建,在乡镇文化站、计生站、乡镇党校建站等多种建站模式。探索出 “支部+远教+学校”、“支部+远教+基地”、“支部+远教+协会”等站点管理模式。专家集中授课、在线答疑,技术人员现场辅导、典型示范等多种辅助教学形式,以及党员教育集中学、公共知识全员学、致富技能分类学、群众点播随时学等多种学习方法让我市远教很快深入人心。
株洲远教依托各级组织和党校、农业、科技、文化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等力量,开展集中培训、现场培训、以赛带训,同时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加盟,推进 “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”,有效解决了农村人才相对匮乏的现实问题。
为“学出效果、用出效益”,为让群众“坐得住、看得懂、学得会、用得上”,他们推行辅导讲学、讨论促学、典型引学、上门送学、设问求学、对口帮学,并广泛开展在线咨询、视频对接等主题活动。攸县半山村党支部书记刘佰如,是一位高位截瘫、左下肢粉碎性骨折的远教工作者,他刻苦钻研电脑操作技术,自学了女儿的大学全部电脑课程教材,练就了过人的本领。
100余万名农民受惠
短短5年,株洲市远教在全省创下了多项第一:2006年,攸县里旺村率先建立村级网站,被媒体誉为“三湘网络第一村”;2007年,株洲远教办率先为农村县市购置远教专用车;2008年,在全省率先推进“一村一网”、“电脑村”的远教网络进村入户工程,推行市领导基层党建帮扶联系点创建扩展型示范站点工作;市委远教办制作的专题片《崛起的兴隆山》被确定为全国教材,在中央电视台播出。
5年中,全市9万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培训,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00余名,60%的党员干部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,联系帮带万余农户。各级远教机构举办各类培训8.9万场次,受众3200万人次。“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”把大学开在农民家门口,使1884名村干部和适龄青年圆了大学梦,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实用人才。
全市100余万名农民受惠于远程教育,建站村人均年增收320元以上。炎陵塘旺村谭海丽,通过远教开拓“公司+农户+市场”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之路,帮助全村年销售生猪3万余头,产值2200多万元。石峰区云田乡依托远教大力发展花木产业,2007年销售收入近亿元,被誉为“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”。
株洲市远教的脚步仍在继续。在红星网株洲分站创设专家服务平台,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、市场信息咨询和指导,并在市县两级远教部门成立专家农村实用技术服务队,定期深入村组开展零距离服务。在实现基本型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,将站点建设与党建帮扶工作相结合,把28个市级党建帮扶点的基本型远教站点建设成为扩展型远教站点。继在攸县里旺、江桥,石峰区兴隆率先开通村级网站后,又在全市推行“进村入户”示范工作,在各县(市)区分别建设3至5个“电脑村”。同时积极推进远教进园区、进企业、进市场、进协会,不断拓展远教服务功能和工作领域。
稿源:2008-10-07 中国农业信息网